旅游资讯网是中国最大的旅游内容生产和分发平台,提供及时权威的旅游资讯和丰富的旅游短视频

引起 中国网民不明白为什么在喊着环保口号的欧洲道路上没有绿化带。

旅游新闻 2024-06-16 浏览(669) 评论(0)
- N +

现在只要离开家,就能看到郁郁葱葱的绿化带。可以说,中国的绿化工程随处可见。

但如果你仔细观察,无论是去欧洲旅游,还是在视频中看到欧洲的道路,你会发现他们的道路基本看不到绿化带?

欧洲不是一直在倡导环保主义吗?他们为什么不搞绿化带?

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,欧洲确实重视环保,而且非常重视。

欧洲是世界上最早工业化的地区。虽然欧洲社会文明发展迅速,但是化石燃料的大量开采和不规范使用,加上工业废弃物的肆意排放,对欧洲的水、土壤和空气体造成了极大的污染。

伦敦是所谓的雾都,但在工业革命时期,到处都是雾霾,或者说在德国鲁尔区,上万个烟囱24小时不停地冒着白烟,人们的房屋被厚厚的一层“灰”覆盖,呛得人喘不过气来,经常下酸雨。这一酸度是正常酸雨的十倍以上。

展开全文

1952年冬天,伦敦碰巧有几天没有风。结果伦敦聚集了大量污染气体,导致大量人员死亡。据统计,每月死亡人数超过1万。

这件事之后,欧洲人开始生气了,大概意思是我们的生活条件优越,为什么要破坏环境,然后我们就不能享受更好的生活了。

结果欧洲人走上街头抗议。政治高层一看就明白,如果他们也支持环保,就能赢得民众的支持,无论是出于政治目的,还是出于真心保护环境。从此,欧洲环保分子正式登上政治舞台。

简而言之,欧洲之所以重视环保,是因为过去受的伤害太深,人家教不了人家,就教人家一次吧。

在道路上造绿化带有什么好处?

早在汉代,中国就有记载:“道宽五十步,树高三尺,外厚筑,藏金椎,松木。”也就是说,自古以来,我们就非常注重绿化,这是一种惯性思维的基础。

而且,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,机动车数量也在猛增。根据2023年9月底的统计,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4.3亿辆,其中汽车3.3亿辆,新能源汽车1821万辆。

那么多机动车,即使经过了三元催化转化器的净化,每天还是有大量的汽车尾气排入空气体。道路上的绿化带不仅能吸收二氧化碳,还能吸收其他有害气体,城市热岛效应明显。大量的绿植可以降低温度,绿化带也可以降低噪音。

当然,道路上的绿化带可以缓解驾驶员的视觉疲劳,提高驾驶注意力,变相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,保障生命安全。

在一些郊区,尤其是高速公路两侧,也有绿化带,一些偏远的地方通常靠近山区。除了减少土壤侵蚀,绿化带还可以在发生洪水和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时发挥缓冲作用。

欧洲为什么不造绿化带?

1.欧洲机动车数量少,鼓励绿色出行。

汽车文化在欧洲并不流行,这与美国相反。机动车不多,国家鼓励绿色出行。

以荷兰为例,公司和员工在购买自行车及配件时,享受最高40%的减免税。保险和保养可以完全免税,这款自行车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。

此外,荷兰还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。如果骑自行车上班,每公里的免税交通补贴是21欧分,一年可以拿到1000欧元左右的补贴。

还有很多政策,比如坐公交出行,可以积分,可以兑换日用品或者其他物品。

换句话说,欧洲的机动车使用量很小,排放的废气也不多。用绿化带吸收废气意义不大。

2.欧洲工业革命早,城市规划已经定型。

改造城市除了钱,最重要的是“理性”。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欧洲的快速发展。同时,在那个年代,欧洲的环保理念并没有今天这么重要。

欧洲人在规划城市的时候,没有把绿化带考虑进去,很多道路都很窄,根本没有足够的空空间。如果现在强行加上绿化带,欧洲历史上的一次大拆大重建是不可避免的,但归根结底是不可能的。

3.欧洲的另一个“绿化带”

欧洲不是没有绿色植被,只是和我们的有点不一样。

欧洲人的家门前有一大片,那里有绿色的草坪,也可以种花。推开门就会种上绿色植物,欧洲人会对这种绿色植物进行松土、修剪、除草、浇水等照顾。

其次,欧洲虽然一开始没有规划道路绿化带,但是还是有一些公园的。从sky 空的角度来看,大量公园的绿植也可以理解为这个城市的绿化带。

重要的是气候不同,欧洲大多数区域属于温带海洋球气候,中国境内常见的树木在欧洲无法种植,但草本植物却十分合适,这也是为什么欧洲的绿化,主要以成片的草坪为主,欧洲人休闲的时候,很喜欢坐在草坪上放松自我。

标签: